

0405 家長可以怎樣減壓呢
0405 家長可以怎樣減壓呢
https://youtu.be/ptYIAOneR-w #家長教育 #TraintheTrainer #ViennaHacademy #融合教育 #特殊教育需要#SpecialEducationalNeeds #學習困難
#讀寫障礙 #過度活躍症 #自閉症 #專注力不足 #ADHD #ASD #BcABA #助理行為分析師 #SEN #家長壓力
#音樂怎樣提升認知能力 #提升自閉症兒童的語言能力 #音樂與ABA的訓練方法 #讀寫困難兒童

【教學點滴】- 大人語氣
【教學點滴】- 大人語氣 有一個自閉症的小朋友,他這段時間有一句口頭蟬,就是:「吓!」。
👩🏻🏫:我們拍鐘啦!
👦🏻:吓!拍鐘?!
***
👩🏻🏫:我們玩玩具啦!
👦🏻:吓!(但他是十分喜歡玩玩具的!) 前兩天我跟他上堂時忍不住問他為何常常都「吓!」,他說這是如果當他不想做的時候就會這樣回應。我和他說但有時那活動是他喜愛的他都是這樣回應。然後他每次說話後,我都學他用「吓!」來回應,他就開始顯得很尷尬,因為他都不為意😜。我和他說不如嘗試用「Yeah!」來回應吧,他尷尬但又開心地大笑起來。 有很多時小朋友都會學習大人的語氣,我們有時都會不自覺有很多口頭蟬,例如「哎呀,你好煩呀!」、「喂!」,大家要留心,因為小朋友很容易學習的,但他們未必知道這樣是很負面或不禮貌的。大家要注意呀!🤗 #教學點滴 #大人語氣
#融合教育 #特殊學校 #行為分析 #讀寫困難 #教仔
#讀寫障礙 #自閉症 #特殊教育講座 #特殊教育培訓
#Dyslexia #Autism #SpecialEducationalNeeds
#AB

【教學點滴】- 廣東話vs英語
【教學點滴】- 廣東話vs英語 近年來遇到很多小朋友都是因為語言問題影響了表達,所以情緒上面都比較差。 我之前都提過,如果越早教小朋友用手指出、單字、物品名稱或句子去表達自己所需,其實是可以減少不必要的行為問題。 今天想說的不是怎樣表達,而是學習的語言是廣東話或是英語。小朋友因爲從少接觸很多英語,包括兒歌、YouTube、工人姐姐或是父母常常中英夾雜,令小朋友選擇了較容易的英語。 當父母發現小朋友未能說廣東話時才醒覺要改,教導所需的時間便會更長,而小朋友的咬字和發音亦會難改一點。這是因為英語只有4聲;而廣東話則最少都有6聲 (甚至9聲),所以需要更多口部肌肉的運用。 建議大家如果小朋友將來都會以廣東話為母語,便要給他們一個廣東話的環境,(譬如同學/老師/家長用廣東話,又有外語及國語,小朋友便會不容易適應),亦不要將食物剪得太碎或食太多流質食物,小朋友需要多嚼來強化口部肌肉。 相關文章:https://www.viennahacademy.com/single-post/行為分析及音樂訓練---語言篇 #教學點滴 #廣東話vs英語
#融合教育 #

【你問我答】- 跟人口水尾
【你問我答】- 跟人口水尾 問題:
“我個小朋友這段時間常常學習不同的語氣,好的例如「呢!」、「呀!」都沒有問題,但常常都說「喂!」、「好你個頭!」、「傻㗎你!」,怎麼辦!” 原因:
其實每個小朋友都是喜歡學習大人的說話,有可能從家長或老師,又或者從電視節目中學到的。 建議方法:
當小朋友開始有一定的模仿及語言能力,家長便要非常小心自己的言行舉止,因為小朋友有機會因為覺得這些語氣很有趣,又或是每次說完家長都會給予一定的注意 (attention seeking)。而小朋友未必理解當中的意思,或是不懂得何時可以說笑何時不能夠,亦不知道那一些說話是沒有禮貌的,他們不明白為何大人可以做,但他們就不可以。
另外便是電視節目及YouTube的選擇,家長最好是和小朋友一起收看,從旁告知他們對與錯。
.
.
.
#你問我答 #處理行為問題 #跟人口水尾
#融合教育 #特殊學校 #行為分析 #讀寫困難 #教仔
#讀寫障礙 #自閉症 #特殊教育講座 #特殊教育培訓
#Dyslexia #Autism #SpecialEducationalNe